Author: --
Size: 长16.5cm;宽4.2cm;高13.2cm;重126g
Signed and dated: 明
Estimate:
Final Price: RMB 220,000
出版
东京美术俱乐部1923年展第225号。
大阪美术俱乐部1934年展第244号。
「明 访友图剔红笔屏」黑地剔红漆制,座型无插孔式笔屏。笔屏正面作菱花形开光,内锦地上雕镂「访友图」:高士闲坐亭中,享园林湖石之乐,老者乘驴,僮仆持扇随侍来访。开光之外,雕饰点缀古钱、金铤、银锭、方胜、珊瑚、书画手卷等各种杂宝与博古纹饰,饶富吉祥寓意。明代嘉靖皇帝一生笃信道教,当时宫廷器物上多有表现仙境、道教符瑞等题材的图纹,此器带有明显的嘉靖年间纹饰特点。下承八字型底座,周匝施镌芦雁波涛纹。整器刻工隐起圆滑,打磨圆熟,堆漆浑厚丰腴,色泽深沉稳重。层次分明且厚度一致,为明代雕漆工艺代表作。剔红笔屏之制,传世所见甚少,其珍可知。
剔红,又名「雕彩漆」,为漆艺中「雕镂」之属,明代黄成《髹饰录》载:「剔红,即雕红漆也。漆层之厚薄,朱色之明暗,雕镂之精粗,亦甚有巧拙。……宋元之制,藏锋清楚,隐起圆滑,纤细精致。」先于器物上分层上红漆,使漆层堆至相当厚度,再以刀剔刻,在厚堆漆层上用刀刻出浮雕花纹,花纹之外,则用刀剔除,故名剔红。(注释1)剔红为多层次的浮雕形态,崇尚藏锋不露、隐起圆滑与纤细精致的经典美学,以刀法见长,雕刻漆胎时,落刀不宜过轻,或失之于重。落刀过轻,容易滑脱,造成瘢痕满面;若失之过重,则易于伤损露骨,而有破坏纹样之弊。所以雕刻漆器,腕力要稳健而熟练,执刀如笔,而以笔法,行之于刀法。故运刃须圆熟,运转要灵活。
在文房具中,置笔用具有其渐进演变的历程,在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是笔格(搁),其次是笔屏,最后出现的才是笔筒。然而,传世或出土之笔屏皆甚为罕见,1966年上海宝山区顾村朱守城墓出土的「紫檀笔架插屏」(图1) 是少见出土的明代笔屏,为紫檀木制作,应为明代中晚期的作品。剪淞阁旧藏「明 葡萄花卉彩漆笔屏」(图2),插屏髹黑漆为底,由笔架与插屏两部分所构成:插屏为直长方形,两旁有瓶状墩座;笔架为长方桌形式,上有两插孔,用以插笔。上述二作,俱可为参考之实例。
1.(明)黄成著,索予明编著,《蒹葭堂本 髹饰录解说》(台北:台湾商务印书馆,1974),页113。